虚假的预见

    昨天看《向往的生活》,《暗恋桃花源》剧组去做客,然后在正片后有《暗恋桃花源》特辑。就是他们在蘑菇屋那个亭子下,现场演了一回《暗恋桃花源》给彭昱畅和张子枫看。我上一次看《暗恋桃花源》看的是电影,我大学时期看的,都过去六七年了。结果时隔六七年,在节目里从他们开始演的第一场戏,我就开始哭。先说一下《暗恋桃花源》这部话剧的梗概,它讲的是两部话剧因为剧场经理没有协调好,所以只能勉强在一个剧场里排练。这两部话剧分别叫《暗恋》和《桃花源》,一个是悲剧,一个是喜剧,所以这就算是悲剧、喜剧的同台。通过这种对比和冲突,两部话剧在排练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昨晚在蘑菇屋给彭昱畅他们演的部分就是《暗恋》的部分,《暗恋》是个悲剧。《暗恋》一开始就是男主角江滨柳和女主角云之凡要分别的戏,他们本来都在上海,他们就是在偌大的上海认识的。然后这时候云之凡要回昆明老家一趟,当时的他们以为这只是一次短暂的分别,都想好怎么样来消解彼此的相思之苦了。江滨柳给云之凡写了一叠信,云之凡给江滨柳织了条围巾,整个过程既天真又甜蜜。可是没想到没多久就遇上了战争,江滨柳跑到了台北,云之凡也辗转到了台北。他们虽然身处同一片土地,但是彼此失联,还以为对方在原来的地方等着自己。最后再见面的时候,江滨柳已时日无多,有一位台湾本地的妻子照顾他,而云之凡也早就嫁作人妇。电影版《暗恋桃花源》里演江滨柳的是金士杰,演云之凡的是林青霞。话剧版的演江滨柳的就是蘑菇屋里的黄大厨,黄磊老师,演云之凡的是他的夫人孙莉。

    黄磊和孙莉特别适合演年轻时候的江滨柳和云之凡,不只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对夫妻,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样子和气质都比较年轻、活泼。黄磊虽然现在有点发福,而且人到中年,但是他有一张娃娃脸。长得小是一方面,他与孙莉在一起的时候会展现出他少年心性的一面。孙莉的样子也很少女。所以他俩就能演出《暗恋》一开始两个小年轻要分别时候的甜腻。不是说金士杰演的就不好,金士杰演老年江滨柳演得非常棒,很有泪点,尤其是对漂泊到台湾的内地人的刻画。他演老年江滨柳有一种蔡康永说他父亲的那个劲儿,蔡康永曾经讲过他父亲在台北无论吃了什么、见到什么,都会感叹一句没有上海的好。这是一种对生存环境近乎固执的排斥。金士杰很懂那个劲儿,首先他是台湾人,其次他的声音有故事、有沧桑感。黄磊演的老年江滨柳就差点这个意思,但是要说年轻的江滨柳,黄磊的效果绝对比金士杰好。因为我当时看电影版的《暗恋桃花源》的时候,一度以为江滨柳就是个斯文败类。因为金士杰他从声音到形象太显老了,他跟林青霞没差几岁,但是演一开始情侣甜蜜的部分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这是个故作深沉的油腻大叔在忽悠小女孩。

     我为什么说我昨晚看他们演第一场江滨柳和云之凡要分别的时候,那段其实有点充满浪漫爱情气息的戏,就忍不住开始哭了呢?是因为我当年看过电影《暗恋桃花源》,我知道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当年我痛哭不止的地方其实是在最后,江滨柳与云之凡老年的时候在医院相见。江滨柳说了句话,说:“想不到啊,想不到啊,好大一个上海,我们可以在一起。一个小小的台北,把我们给难倒了”。这句话我虽然总也记不全,但是他的主要内容让我久久不能忘记。我就是带着这样的记忆看的昨晚《向往的生活》里黄磊和孙莉演的《暗恋》的第一部分。他们演的越浓情蜜意,你侬我侬,我就越伤感。因为我知道后来小小的台北让他们彻底迷失了朝向对方的方向,因为我知道他们对对方的期待随着岁月的流逝一点点化为乌有,因为我知道他们现在如画般的场景会被未来粉碎得渣都不剩。正因为我早早看过这个故事,我预见到了他们之间最终不可避免的悲剧,所以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虽然在一开始他们表现得很美好,用流行语讲这叫撒糖,但是他们撒的糖最后都落在了我记忆中结局里他们彼此之间无法弥合的裂口上。

    当故事走向尾声,开始的一切美好都成为了对结局的反讽。

    这让我想起看《乐队的夏天》,听盘尼西林唱《new boy》,张亚东没哭之前我听着这歌和歌词就开始泣不成声,张亚东一哭我完全就崩溃了。我不是朴树的粉丝,我听朴树的作品听得特别少。尤其是我小时候,我都分不太清楚他和谢霆锋。因为他俩都留着长发,发型也差不多。我后来是用皮肤状况区分他俩,皮肤相对光滑的就是谢霆锋,哈哈,原谅我的脸盲。我为什么听这歌哭得那么厉害,因为这歌太傻了。这是一个二十世纪末的少年对二十一世纪有着无限憧憬的歌,歌词里还唱什么Windows98呢,现在XP都没人用了。那个时候,我不知道别的国家,在我们国家特别大张旗鼓地宣扬迈入二十一世纪这件事。所有的新闻,所有的书刊,表达的都是对新世纪到来无限的渴望。你现在如果知道一点简单的历史就能明白,为什么那时候社会氛围是这样的,因为二十世纪的中国太多灾多难了。二十世纪留给了我们中国、中国人民无尽的伤痛。所以大家都憧憬新世纪,希望尽快摆脱那满是伤痕的二十世纪。冯小刚有部电影叫《没完没了》,里面有句经典台词,葛优演的弟弟对躺在床上的植物人姐姐念叨:“你老跟我说,到了二十一世纪就好了,不愁吃不愁穿,家家过的都是好日子”。这就是人们对二十一世纪不假思索地、天真地遐想。《new boy》这首歌也是,你现在听里面唱的都是被时代淘汰的东西,他当时唱这首歌的时候对未来的遐想多单纯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我小时候看过朴树上《超级访问》,那是个比较老的综艺类访谈节目,当年看的时候节目里还放了他演出期间的许多搞怪视频。那时候的他是有点怪咖的感觉,但他不是忧郁的。他曾经还说他小时候心理测验故意瞎写,就是为了吓吓父母。他当年的形象完全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即使是寸头也无法忽视他满头的花白,然后好像整个人没了精气神。我记忆中的朴树是当年在节目里放的他们私底下拍的各种疯各种闹的视频里的朴树,可是现在的他那种精气神好像不见了。新千年,新世纪的他没有成为“new boy”,而是成了一个“old guy”,就像张亚东说的他们当时觉得新世纪一切都会不一样,结果就是大家都老了。

    未来会把过去一点点敲碎,你积极地想这叫否定之否定,像柏拉图的观点一样,时间的流逝对应的是一种生命力。但是当故事走到尽头,人生到了尾声,你再看曾经的自己已经支离破碎。如果你爱你曾经的自己,爱曾经和自己在一起的那些人和故事,你就没办法不悲伤。

    段奕宏跟鲁豫做访谈,他说他受不了的就是温暖的东西。苦难你承受得住,当遇到难题一个成年人会咬牙去挺,不会示弱。但是当温情出现,往往自己就崩溃了。因为你会回忆起自己曾经的柔软、无忧无虑。这时候哭其实就是在释放情感。释放那种在凛冽的世界中,已经被坚硬的外壳封闭了的情感。

    所以赖声川真的精于此道。他的戏剧我只看过两部,一部是《暗恋桃花源》,看的是电影。另一部是他和王伟忠合作的《宝岛一村》,我看的是剧本。《宝岛一村》那个故事更是,一群国民党的下等兵跟着队伍逃到台湾,每年都盼着反攻大陆,能回家。结果就是希望一点点破碎。最后有些人坚持到两岸往来的时期,有的人却死都没等到那一天。开始他们刚到台湾的那部分还是喜剧、搞笑的。可如果这个剧本看到第二遍,就会像我看《暗恋桃花源》一样从头感伤到尾。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些美好是希望破碎的开始。

    不过其实戏剧的时间很短,你会很容易被这种大起大落、人生无常的情节所影响。可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随着岁月的流逝,都在无意间变化着。我们的人生也不会有第二次重演的机会。正因为我们预见不到我们自己的故事最后是什么样的,所以我们才能始终充满勇气。虽然看戏剧会让人体验到自己不那么容易能经验到的体验,让人伤感,感慨万千。但我还是对我们每天都在前进的生活充满期待。最后用一句不那么贴切的话,来支持我说为什么要期待生活。

    这是胡适说的:“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我引用这一句,是想强调,我们过的是每一时每一刻每一寸的光阴。那么戏剧带来的伤感,回忆触发的悲伤也许就都只是不那么真实的感慨。

下图是昨晚节目里黄磊和孙莉演的青年江滨柳和云之凡。


这张是金士杰和林青霞版的。晚年的江滨柳和云之凡。



2019-07-13 热度(3)
评论
热度(3)

© DannyBoy
Powered by LOFTER